英皇娱乐

图片
|
|
|
|
|
|
|

首页

安徽日报:加快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

发布单位: 发布日期:2025-09-01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来看,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区域竞争的新焦点、区域合作的新内容和区域增长的新引擎。作为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有助于打破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行政边界,激发区域科技创新潜力,增强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提升高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水平,对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区域配置、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优化区域创新顶层设计。区域协同创新是一个涉及多主体、多要素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以战略协同、高地共建、开放共赢、成果共享等为原则,进行系统性顶层设计,破除行政壁垒,构建可持续的动力机制,从制度层面为协同创新指明方向。完善立法保障,明确跨区域科技合作、资源共享、利益分配的法定规则,赋予协同机制法律强制力。建立统一决策与执行机构,负责为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各种科技创新合作问题提供科学的咨询论证意见,提高协同创新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创新分配与补偿机制,完善“成本共担+收益共享”模型,加强“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同步探索。鼓励先行先试,将区域内一定范围作为各类政策和机制创新的试验田,赋予英皇娱乐国家重大改革试点任务,推动各项举措集中落实、率先突破,形成英皇娱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构建跨区域创新联合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创新联合体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组织,由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强的领军企业或领衔机构牵头,联合相关领域核心科研机构、高校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组建的创新合作组织。长三角地区经济活跃、开放程度高、创新能力强,在技术、企业以及产业链上都具有明显优势,构建跨区域创新联合体的基础较好。因此,要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布局不同类型的创新联合体,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推动领军企业、关联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中介机构在不同环节深度嵌入,形成区域科技创新“握指成拳”,为破解“卡脖子”难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长三角力量。

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生产力的发展有其内在源泉和动力,各类生产要素作用的充分发挥、效能的提高、组合的优化,都会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长三角地区应围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重点环节,加速知识技术汇聚共享、加强数据要素互联互通、强化人才资源共引共育、加快资本要素有序流动、加快公共设施和平台建设,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在区域内有效流动、高效配置。深化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文化资源等共享机制,实现要素资源多圈层、跨区域的高效流动与利用。打造“长三角创新人才自由港”,扩大高层次人才认定互认范围与待遇共享,充分激发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建设统一高效的区域科技金融生态,包括推动设立“长三角科技创新银行”,探索创投基金异地监管互认,发展跨区域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创保险等金融工具。共建安全可信的数据要素流通枢纽,包括建设长三角科技大数据中心,开放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立科创领域的数据共享目录、标准、接口和安全监管规则等,实现协同创新全过程融通,全要素融合。

厚植协同创新文化氛围。厚植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是激发区域创新活力、提升整体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长三角地区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文脉相通的独特优势为协同共建创新高地、厚植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协同创新过程中,要进一步弘扬创新合作的人文精神,鼓励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创新主体打破地域界限和思维定式,积极开展合作交流,搭建开放式的创新平台,让各类创新人才和团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成果,促进创新思想的交流与融合。加强区域内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艺术展览、文艺演出、学术研讨会等,促进创新要素的共享和优化配置。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创新理念和文化成果,提升长三角地区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为协同创新营造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

(作者单位: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安庆师范大学)

【安徽日报】加快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https://szb.ahnews.com.cn/ahrb/layout/202508/12/node_06.html#c1099582

菱湖校区:

安徽安庆菱湖南路128号
邮编:246011

龙山校区:

安徽安庆集贤北路1318号
邮编:246133

版权所有:安庆师范大学    皖ICP备16009723号   皖公网安备 3408032000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