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体育学院三楼会议室里掌声雷动。刚结束阅兵任务的表演(体育艺术表演方向)专业2022级(1)班陈高菲,在返校次日便参加了一场特别的欢迎会。体育学院领导班子、团委负责人、班级辅导员、班级同学、退役复学学生党员参加座谈会。陈高菲用211天的高强度训练、五年军旅生涯和一句“十一排面,拒绝凹陷”的口号,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对“家国情怀”与“专业精神”的深刻理解。
荣誉归来 体育学院热烈欢迎载誉学子
陈高菲返校当天,体育学院安排师生在高铁站、体育学院门口迎候。在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而严肃,体育学院领导、教师代表和曾经当过兵的毕业班骨干学生齐聚一堂。毕业班学生代表、表演(体育艺术表演方向)专业2022级(1)班张耀辉在发言中表示:“看到身边同学获得如此荣誉,我感到无比自豪。陈高菲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她的经历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到场学生纷纷表达了对她的敬佩之情,并表示要向她看齐。
体育学院党委书记王玮在座谈会上首先关切地询问了陈高菲后续的学业安排,并表示学院将全力提供支持与帮助。随后,他结合恰逢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从家国情怀、专业精神、攻坚克难和纪律约束四个方面与师生共勉。他强调,回望历史,方能更深刻地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
圆梦天安门 211个日夜的坚守与绽放
陈高菲与阅兵的情缘早在2019年便已结下。当时,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服役的她,与阅兵任务失之交臂,这成为她心中的一个遗憾。去年退伍返校后,陈高菲加入学校国旗护卫队,延续着对国旗的深情与守护。今年2月4日,大年初七,她接受征召,踏上前往集训地的征程。每天清晨6点起床背诵教学法,随后进行长达十余小时的体能和队列训练,晚上还加练踢腿动作、巩固教学法内容,这成为她日复一日的常态。
作为民兵方队第11排面的教练员,陈高菲不断强化单个人的基础动作训练:“一步75厘米,左右间距60厘米,踢腿高度30厘米,所有数据必须丝毫不差。”她坦言,自己在多人排面组训方面经验尚浅,为此反复钻研老班长的组训方法,不断优化训练方法。阅兵当天,当陈高菲看到天安门时,她感到“心潮澎湃”。“所有的辛苦在那一刻都值得了,”她动情地说,“这圆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梦。”她负责的第11排面最终以零误差的出色表现通过了天安门广场,“十一排面,拒绝凹陷”的口号,也从铮铮誓言中化为现实。
榜样力量 阅兵精神激荡校园
陈高菲的事迹在校园内引发了强烈反响。“优秀的人就在身边!”体育教育(健美操和啦啦操)专业2025级(1)班余楠感叹道,“我要以学姐为榜样,刻苦训练,将来也有机会为祖国争光。”体育学院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征兵工作的排头兵,陈高菲的成长经历,进一步激发了学子们从军报国的热情。
王玮表示,体育学院将把相关学习内容纳入新生入学教育环节,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国防意识与安全观念。“感谢学院给予关怀和帮助,让我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阅兵工作中,在今后的学业和生活中,我也将继续发扬阅兵精神,发奋图强。”陈高菲表示,这段经历不仅让她收获了荣誉,更磨炼了她的意志品质。她的故事正在校园里传扬,激励师大学子们脚踏实地、稳步向前。(撰稿:学生记者 方鑫慧 徐海霞 摄影:学生记者 杨雨欣 黄劲飞 编辑:田梦甜 审核:王玮 赵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