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团队

仪器仪表领域

1.供水管道安全预警及泄漏检测技术研发团队

成果简介:本课题深入研究了国内利用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在输运流体管道检测中的发展历程与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先后开展了输水管道预警与泄漏定位中Φ-OTDR技术与信号处理方法研究、基于远场涡流法对PCCP管断丝检测的研究、应用φ-OTDR与MZI系统复用技术开展PCCP断丝的测试研究、智能管材的研制与测试技术研究等四个专题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供水管道安全预警及泄漏监测、检测方法,为今后大规模的工程实际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负责人:杨洋教授,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天津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河北省仪器仪表学会秘书长,中国兵工学会太赫兹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分会理事会理事。长期从事光纤检测技术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得省科技进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成果奖、承德市科技进步奖6项,获得国家专利7项,在《仪器仪表学报》、《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等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先后承担了“用于MEMS微振动及角位移测量的新型传感技术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基于气溶胶散射测量时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速度精确校准的研究”、油气集输联合站全光纤仪表研制”等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科技攻关项目。

2.基于物联网的热力管道渗漏预警系统团队

成果简介:我国北方城市供热管道多采用直埋的方式铺设,在运维过程中,管道出现渗漏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安全生产事故。目前主要采用人工巡检的方法发现管道渗漏,缺点是巡检周期长,人力成本高;本项目采用可埋设地下的渗漏检测节点,采用模式识别和NBIOT技术,将多检测节点的实时数据回传至数据管理中心,进行在线状态分析和预警,能够显著提高城市供热管网渗漏的实时监测能力。

负责人:甄玉杰,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教授,1994年毕业于华北理工大学自动化系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自入职以来,一直从事专业技术和教学工作,目前从事专业方向为工业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制造领域。

3.仪器仪表干扰信号识别及自适应处理技术团队

成果简介:电磁流量计具有不受流体压力、温度、密度、粘度、电导率等物理参数影响的优势,测量精度高,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造纸等行业的量用仪表,由于计量过程中存在噪声干扰以及允许时间内获得的数据极少,进一步增大了信号处理的难度。本项目采用基于数学形态学滤波的噪声识别技术,经验模态分解信号平稳性估计处理技术和基于数据特征学习的自适应处理技术,实现了电磁流量计在强噪声干扰条件下的高精度计量。

负责人徐志敏,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1986年7月出生,吉林省吉林市人,毕业于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信号处理与数据分析,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横向合作 等各类课题20余项,发表期刊论文20余篇,三大检索10余篇。

4.基于图像识别的控制柜故障报警系统团队

成果简介针对电气控制柜工作过程中容易遇到的线路连接故障、温度异常、异物入侵等威胁,本项目使用光学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结合图像识别算法实现控制柜的线路检测、红外温度检测和异物入侵检测,提升了控制柜内部异常状态检测的监控范围和灵敏度,解决了传统传感器检测范围小、可靠性差、安装繁琐、适应性差的缺点。

负责人白文若博士科研团队定位于工业自动化过程及新技术应用验证等领域,所立项目面向实际,主要服务于自动化领域。近年来完成多个纵向和横向课题,典型项目如“红外成像靶标的设计与实现”、“智慧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智慧工厂柔性制造方法研究”、“智能制造MES系统软件开发”,“基于图像识别的控制柜故障报警系统”等。

5.多功能天车自动驾驶控制 及监控系统研发团队

成果简介:进入工业4.0时代,随着工业物联网的应用发展,网络和实体系统将紧密联系在一起,整个智能工厂的结构不再是多层金字塔结构,而是向着扁平化方向发展,使设备层、控制层、管理层、服务层、网络层等企业各生产要素实现的相互识别、实时交互、信息集成。多功能天车自动驾驶控制及监控系统,将智能仪表、精确测量、物联网、智能控制、深度学习等技术相结合。接入工厂生产管控系统EMS及ERP系统连接,覆盖了生产,仓储,物流等各个环节,构成了一套全新的天车生产与数据服务系统,以自动化,智能化代替了人工作业,充分提高了生产效率,规范了生产作业流程,避免了生产作业事故的发生。

负责人:王冠群,毕业于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目前从事互联网、物联网、工企现代化控制方面的研究,有丰富的工程技术经验。先后主持了市厅级项目4项,其中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科技专项项目“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钢厂无人车间控制系统的研发”(项目经费100万元),参与研发的“新型阳极测高系统”,目前已经为承德众恒科技有限公司实现收入7000余万元。 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及EI论文3篇;拥有软件著作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申请发明专利7项,授权2项,其中国际专利2项。并在2019年获得“河北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石油石化产业

1.致密砂岩油气藏多波AVO响应特征研发团队

成果简介: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研究项目《致密砂岩油气藏多波AVO响应特征研究》针对致密砂岩油气藏储层特点,建立了不同的地质模型、进行了致密砂岩速度特征研究和AVO正演和反演分析、以及流体敏感属性分析,建立多波AVO属性和致密砂岩油气藏物性参数之间的关系,为致密砂岩油气藏预测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负责人:郭红,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石油工程系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河北省大众创业导师,河北省石油学会第一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多年来一 直带领团队从事油气田开发研究,其主要研究领域为油气田开发工程、低渗油气藏岩心测试与分析、智慧油田等。入校以来主持过省部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2项,横向课题11项,到校经费200余万元。第一作者发表SCI/EI论文3篇,获得发明专利3项。

2.原油含水在线监测系统成果团队

成果简介:英皇娱乐与大港油田联合研发含水在线检测技术,形成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领先核心技术,针对油井产出液计量和含水分析受制于人的局面,在石油行业物联网领域解决生产需求、适用高效、成本低、适应国情的国产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负责人:杨建雷,任教于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石油工程系,主要研究领域为采油工艺软件开发、油田数智化方案建设等。

3.油气田技术开发项目团队

成果简介:针对油气田开发方案编制、规划编制、机理性研究、油藏数值模拟等方面工作内容,形成以油藏数值模拟为核心技术的油田新老区开发方案编制方法,以模糊预测、灰色拓扑预测为核心技术的油田开发规划方案编制方法,以模拟实验、支持向量机和分形模拟为核心技术的油田开发机理性研究方法,以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为核心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等成套开发技术方法,已经应用于油田开发领域,未来可以拓展于页岩油气领域、地热领域、天然气水合物开发领域等。

负责人:张新军,男,1974.10.10,中共党员,汉族,博士,目前在新疆库尔勒市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工学院担任副院长,主管教学和科研。主要研究方向为油气田开发工程,包括油气田开发方案编制、规划方案设计、数值模拟研究等。 主持油田级和厂级课题研究30多项,先后参与或主持的数模类课题20多项,形成了一系列集勘探、地质、油藏、开发、建模、数模、跟踪、调整一体化的独特的开发理念。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其他局级厂级奖多项,发表论文4篇。可以与中海油、中石化、中石油等集团公司的采油厂、科研院所进行油气田开发类科研项目合作。

4.非均相复合驱油技术开发与应用团队

成果简介:挖潜远井区域剩余油潜力,合成了聚合物微球和羟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并将二者结合为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非均相复合驱油技术既发挥了聚合物微球深部液流转向特性,又兼具表面活性剂的洗油能力。针对现场基于入井前化学剂性质进行注入参数优化的局限,通过理论分析、仪器检测和室内物理模拟方法,建立了现场井距尺度下聚合物、聚合物微球和非均相复合体系的阻力系数以及表面活性剂浓度与运移距离关系,得到了非均相复合体系在注采井间分流率、表面活性剂与原油间界面特性分布特征,并据此优化了聚合物微球、表面活性剂浓度和注入量。

负责人:李建冰,男,1983年生,博士,讲师,工程师。2007年获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13年获东北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20年获东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曾先后就职于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和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现为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石油工程系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提高油气采收率理论与技术方面科研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4篇,EI检索3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

5.钻井液用可酸溶加重剂成果研发团队

成果简介:随着勘探开发向纵深发展,深井、超深井、高温高压井数量逐年增加,常规加重剂如重晶石无法酸化、铁矿粉冲蚀严重等问题越发突出。本成果针对顺北油田储层段高密度钻井液使用现状,优选出了一种具有密度高、沉降稳定性好、管材冲蚀率低、性价比高等特点的可酸溶、低冲蚀加重材料,确定了钻井用储层友好型可酸溶家中剂生产工艺,构建了高酸溶率的不同密度范围的钻井液体系,最终有效提升顺北区块钻完井液储层保护效果。

负责人:王金树,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石油工程系教师,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井工程专业。主要研究领域为钻井液与完井液处理剂研发、堵漏及井壁强化 新材料研发、钻井信息化与智能化软件设计等。个人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发表核心及以上论文5篇,横向课题到校经费100余万元。

6.中温煤沥青基球形活性炭的合成、 初始孔道调控与机理研究团队

成果简介:中温煤沥青在我国产量丰富,但长期作为低附加值产品销售,限制其应用于高附加值材料领域的原因是其较低软化点。中温煤沥青的软化点一般不高于95℃,这使其变形性能表现为塑性、不容易维持形状;而相关的高附加值材料能够在处理过程中耐受几百甚至上千摄氏度的高温,基本属于碳材料范畴。这是中温煤沥青高值化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生产高附加值碳材料的必要步骤。本成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引入高分子共聚理念,提高中温煤沥青分子量,实现了中温煤沥青软化点的低温快速提高,并使用该改性原料尝试合成了相关产品。

负责人:孙帅,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博士,英国化学工程师协会副会员,博士毕业于天津大学。一直从事沥青基碳材料的机理和改性研究,研究领域包括 碳吸附材料、碳储能材料等,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主持完成河北省教育厅科技项目1项。

7.大型输气管道节能降耗与安全运行研究团队

成果简介:随着我国天然气管道建设的迅速发展,输气管道越来越大型化。输气管道仿真是降低管输能耗的有效手段,也是保障管道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的客观需要。在我国天然气管道蓬勃发展之际,开展先进的天然气管道优化仿真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气源参数波动、压缩机启停、阀门紧急开关等工况下的快瞬变流动进行模拟研究,求解动态过程中的运行参数变化,揭示多种快瞬变流动工况下天然气管输系统运行参数的变化规律,为管输系统安全经济的调控管理提供准确、迅速的管道工况分析手段奠定基础,对提高整个输气管网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提供指导。

负责人:李江飞,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河北省大众创业导师、河北省科技特派员、化工总控工二级技师,主要从事油气储运领域理论与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多项,近5年4次年度考核优秀。2014/09-至今,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2011/09-2014/06,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7/09- 2011/06,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本科学士。

大智移云产业

1.高精度气动/红外场一体化数值仿真关键 技术研发团队

成果简介:本项目针对现有航空发动机红外特性数值计算方法无法充分考虑复杂边界条件与各种传热传质方式对固壁温度分布的耦合影响,及燃气喷流发射辐射与其大气传输衰减特性弱耦合计算误差过大的问题,建立考虑非均匀进口边界条件与多种传热传质方式耦合影响的碳氢燃料航空发动机排气系统流场、固体结构温度场、红外辐射及其大气传输特性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并使决定其计算精度和效率的关键技术——多线组模型及其光谱吸收系数分组技术和非一致内存访问架构服务器上的高效并行程序开发技术——的成熟度达到4级。以此建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发动机排气系统气动、耦合传热传质、红外辐射特性及其在大气中的远距离传输衰减特性一体化数值模拟软件,为航空发动机排气系统的红外特征分析、气动-热防护-红外隐身一体化设计提供高效高精度的数值模拟工具。

2.基于机器学习的目标红外辐射特征重构与反演系统团队

成果简介:抑制或降低飞行器的红外特征信号强度是隐身飞机研究领域的重点。通过数值仿真计算能够获取高精度的红外辐射强度值,但存在计算时间过长的缺陷。本成果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红外辐射特征预测方法,并形成了一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红外辐射特征评估程序和软件系统,极大提高了红外隐身设计的效率,同时能够进一步为后续的试验检测和设计优化的需求提供支撑,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社会价值。

负责人:乔磊,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师,中国地质大学工学博士。曾任多家互联网公司的数据科学家和人工智能专家等职务。长期从事数字信号处理、仿真算法开发和人工智能算法的技术研究,具有多个数据中台 和人工智能算法开发经验。已公开发表的与本项目相关的论文8篇,其中SCI/EI检索4篇。

3.石油勘探开发一体化协同系统开发团队

成果简介:英皇娱乐自2004年起开始进行与石油大数据的研究与可视化相关的研究工作,科研成果已经成功转化,所研制的石油大数据可视化系统已应用在玉门油田、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的科学研究与石油生产一线,获得了广大石油勘探开发领域技术人员的一致好评,提升石油勘探开发效率,为我国的石油生产做出的切实的贡献。

负责人:孔小利教授,1983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随后在北京理工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计算机图形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应用研究和石油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的研究。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篇,中石油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6项,承担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2项,河北省科技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1项,河北省教育厅实训中心建设项目1项,市级指令性课题10项,累积到校经费600余万元。团队的研究技术成果---石油大数据可视化决策辅助系统,目前已经安装在玉门油田、中石油集团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中国石油大学、华北油田等多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应用于石油勘探科研、开发决策的研究与应用过程之中,每年为油田企业节约研究和开发经费约800万元。

4.自主数字化身份成果研发团队

成果简介:不同于公链系统,区块链产业应用中的基础元素是数字身份系统。我们团队的《自主数字身份技术研究》致力于为区块链产业应用、政府应用解决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问题。项目情况:“自主数字身份系统”的体系结构与身份数据服务网络节点协作研究,形成一套服务定义规范。技术实现将最新的零知识证明成果用于隐私保护。 应用价值:区块链在我国应用的主要方式是在产业与政府方向,例如溯源、人力资源服务、社会信用系统等,而数字身份是这些应用的第一要素。基于零知识证明技术身份系统,支持在公民数据的隐私 保护合法合规基础之上的数据应用。本项目的产出对这类区块链应用项目起到基础支撑的作用,对于政府部门本身区块链项目实施、以政府项目为其业务的企业有突出意义。当前区块链项目实施中,隐私保护、合规一直是痛点与障碍,而数字身份技术与体系复杂困难,既无法直接使用国外技术与产品,也无法在 具体项目中单独研发,我们研究的价值在于此。

负责人:白玉琪,北京理工大学博士,长期从事IT研发并担任技术领导者,在关键技术攻关,体系结构把控以及团队管理等各方面均具备充分能力与经验。从业以来初期做算法研发,先后致力于企业级应用,SaaS应用,物联网平台,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电商平台的研发运营。目前为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教师。最近在区块链金融领域、深度学习领域从事科研、研发、教学活动。

5.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办公楼宇照明节能用电系统研发团队

成果简介:根据办公楼宇照明现状,研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办公楼宇照明节能用电系统,可以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用电的管理落后,能源浪费等特点。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充分利用ZigBee网络的短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等特点,研究设计一种基于物联网ZigBee无线网络技术的智能节能照明用电系统,是供电照明系统在节能技术上的一项创新。

负责人:郑阳平,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教授,高级技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承德市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计算机通信网络设备调试考评员,承德市计算机操作员优秀选手称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专家,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评审专家承德高新区科技创新创业导师,H3CNE授权认证讲师,网络安全认证讲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及EI以上期刊10余篇,主持省、市教科研项目10余项,主研人参与省市教科研项目20余项,公开出版教材和著作12部。主持项目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获河北省职业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征集评选一等奖1项,获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获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获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多项。曾担任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专家和裁判多次。

6.基于云技术的轻量化快速共享开发平台

成果简介:本项目是基于云技术的轻量化在线快速共享开发平台,并内嵌流程控制引擎,该平台值面向B/S应用程序开发,专业性强,针对性强,操作简单快捷。该平台具有以下工具:UI在线开发工具,服务器代码在线开发工具,通用后台管理体系,在线流程设计工具,在线流程管理工具,多数据源多数据库支持工具,通用服务体系(报表服务,短信服务,流程引擎服务)。

负责人:滕海波,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高级工程师,目前主要从事企业信息化软件开发及工业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方面的研究。曾任河钢承钢信息化专家,先后主持过自动化、信息化项目20余项,有丰富的项目经验,荣获”河北省技术能手”,”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金牌工人”,”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先后主持了市厅级项目7项,拥有软件著作权18项,申 请发明专利2项,获得河北冶金科学技术奖5项。

装备制造产业

1.工业CAE项目研发团队

成果简介:LNG储罐的有限元模拟分析。应用ANSYS软件,针对10000m3单包容LNG储罐进行全模型有限元建模,并考虑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以及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各种动、静、热载荷及其组合条件下各部 分结构的强度、内力进行计算,为结构优化以及规范验算提供依据。

负责人:李艳艳,副教授。团队服务于石油石化、装备制造、电力冶金等行业企业,多次为石化炼化企业的球罐、换热器、LNG储罐等设备以及膨胀节、大开孔等部件进行强度校核并提出设计建议,指导企业实际工程项目。曾与北京安世亚太工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无锡金龙石化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山东恒通膨胀节制造有限公司等合作,现在正在与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承德前潮慧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安世亚太工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云道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等企 业开展技术合作。与承德前潮慧创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阴极保护测试片研发技术合同”,与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签订了LNG薄膜板优化分析和薄膜罐整体温度场分析技术服务合同,目前正在研发中。承担北京云道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安世亚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共同开发 课程、培养学生工程素养,已有3名学生取得工信部颁发的初级仿真应用工程师证书。

2.工业旋风分离器旋转流不稳定性及改进技术研究团队

成果简介:旋风分离器内部旋转流是一种复杂的三维旋转湍流,流场的分布决定着分离性能的优劣,前期研究表明这种三维旋转运动具有不稳定性,不仅影响流场分布,而且会造成工业震动等问题,这些限制了涉及旋转流在工业过程应用上的性能提高和技术改进。本成果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 工业旋风分离器内旋流的不稳定特性和分布规律,并借助数值模拟方法考察结构参数对旋转流稳定性的影响,探寻旋转流不稳定性产生的机理,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旋转流动稳定性的技术措施。

负责人:孙立强,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系教师,博士,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多年来一直从事多相流理论与分离技术、化工设备结构优化与无损检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省级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项,主持和参与市厅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

3.PN15MPa DN1300电控快开盲板研制与应用成果团队

成果简介:快开盲板作为油气长输管道工程的关键承压设备,市场需求逐步向高压力、大口径发展,国内所用高压力(PN10MPa以上)、大口径(DN1000以上)的快开盲板80%以上需要从国外引进,具有较大的技术封锁风险。本成果突破了高压力、大口径快开盲板在国内油气管道工程建设中的“瓶颈”,实现关键设备全面国产化。通过研发,解决了高压力大口径快开盲板对进口的依赖,避免国外采取技术封锁的风险,同时降低采购和运维成本,提高装备制造能力以及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负责人:郭雷,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和研究,获得发明专利5项,其中第一发明人3项。

4.自动驾驶功能安全测试验证成果团队

成果简介:本成果针对自动驾驶汽车企业缺乏完备的功能安全测试策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试设备的难题,深入研究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标准的要求,为企业设计基于风险等级的测试策略、测试方法及评价准则,为自动驾驶安全提供有力证明,推动自动驾驶落地商业化。团队开发了功能安全测试系统,具有雷达及摄像头信号遮挡、CAN/LIN总线故障注入、BOB、模拟信号偏移等多种故障注入方式,同步采集车载网络信号、车辆姿态及高精度位置信息,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注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打破国外技术壁垒。

负责人:张宏伟,博士(后),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毕业于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检测技术及自动装置专业,曾先后获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天津市“131人才”第2层次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汽车电子开发、功能安全开发及测试。先后主持及参与完成省部级、企业横向课题20项以上,为国内多家汽车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5.智能化车载全景天窗光学膜团队

成果简介:本成果是基于“高分子分散液晶体系(PDLC)”开发光聚合单体配方产品、液晶/光聚合单体混合物产品以及调光膜产品,产品分为基于该体系的电控调光膜、温控调光膜及温敏变色膜三个系列。能有效解决现有智能调光膜行业的行业痛点和技术瓶颈。该系列产品是我公司为了适应新的市场需求而研发,面向军事及商业保密、个人隐私保护、液晶显示、智能玻璃、节能建筑材料、汽车装饰等相关领域的特种需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负责人:郭姝萌,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讲师,博士,现为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讲师,主持承德市科技厅成果2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在ACS Ami.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20余项,已获7项授权。

6.Mn2+激活的高效窄带绿色荧光粉的开发与应用团队

成果简介:本成果是针对“目前商用的窄带绿色荧光材料,特别是β-塞隆粉等仍然由欧美、日韩企业主导,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种类非常少且产品性能亦无法赶超国外同期产品”这一问题提出的。白光LED由于广色域、高亮度、低功耗和无汞等特点,逐渐取代传统的冷阴极荧光灯,被应用于现代液晶显示背光组件技术中。由于稀土元素的稀缺性和高成本,Mn2+离子激活的液晶显示背光用绿色窄带荧光材料有望成为稀土激活无机荧光材料的替代品,被开发为市场上的关键材料,以实现广色域和高色彩还原度。

负责人:李浩然,博士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化工系讲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材化学院。一直从事稀土功能材料、无机矿物材料的领域研究,主要方向为健康照明与液晶显示用荧光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6篇。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多元燃料低碳清洁高效利用研发团队

成果简介:双碳背景下,聚焦于零碳燃料NH3、H2与传统燃料煤粉及天然气的掺混燃烧,开展Coal-CH4-NH3-H2的多元燃料燃烧利用体系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以煤粉为主体燃料的电站锅炉及工业锅炉燃烧技术,采用NH3替代部分煤粉的氨煤掺烧技术,以及采用NH3或H2替代部分天然气的NH3/H2天然气掺烧技术。通过以上多元零碳燃烧与传统一次能源的掺烧,在保证燃料清洁高效利用的同时,大幅降低碳排放,助力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负责人:宋民航,工学博士,博士后。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师从李争起教授。研究工作主要聚焦于多元燃料低碳清洁高效利用、储热系统优化集成、 多相旋流分离理论及技术应用。目前主持科研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 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1项、横向课题2项,到账经费合计162万), 同时参与国家级及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55篇(含第一/通讯共一作者SCI论文15篇),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52项(已授权发明专 利23项,实现成果转化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0项。

2.深部含水层储热与回灌综合利用技术团队

成果简介:本成果针对供热系统源侧和荷侧显著的跨季节不匹配及地热回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并进行深入研究。在冬季地热供暖期间,地热回灌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地热供暖开发要求,同时以太阳能、电厂余(废)热、 工业余(废)热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在夏季无法利用,造成热能的极大浪费,通过本技术将夏季多余的热能存储在深部含水层,然后在冬季供暖季使用,不仅可以实现多余热能的夏储冬用,同时可以提前将水储存在地下,提高含水层水量和储层压力,减少冬季供暖期回灌压力,大幅提升热能利用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负责人:闫方平,男,硕士,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石油工程系副教授,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河北省省级教学团队成员,河北省科技特派员,承德市地热开发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油气提高采收率、地热资源开发 与利用等领域。主持河北省科技攻关课题“承德市地热资源回灌技术研究及优化”1项、承德市科研课题4项、横向课题2项,参与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及横向课题20余项,到校经费70余万元。

3.动态分离器分离机理研究团队

成果介绍:分离器是磨煤机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决定了燃煤电厂的总效率和发电成本。我国燃煤发电机组入炉煤质变化频繁,机组调试任务繁重,对锅炉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造成很大影响,原有煤粉分离器很难满足目前锅炉经济环保运行的需要,因此性能更优的动态分离器将是更好选择。动态分离器内部气固流场非常复杂,需要对其流场和颗粒的行为进行详尽观测,了解其流动规律,揭示其分离机理,以进一步优化设计,改善其性能。本研究搭建了动态分离器分离机理试验系统,如下图所示;采用PIV技术测试了不同结构动态分离器的内部流场,揭示了动态分离器的分离机理;提出了分离器总分离效率和分级分离效率的测试方法,测试了动态分离器不同运行工况时的总分离器效率和分级分离效率。为动态分离器的设计优化和CFD模拟验证提供了数据。

负责人:王玉召: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教授,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热能工程系热动专业教研室主任。河北省优秀教师,校优秀双师型教师,校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师资培训主讲教师,教育部热能动力工程职业本科专业简介研制成员。从事垃圾焚烧与洁净煤燃烧发电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纵向科研课题10项,其中主持省级以上课题3项;主持横向科研课题9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创新奖二等奖1项,承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27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6篇。主编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部,副主编国家规划教材2部,获国家优秀教材建设奖一等奖1项。

4.一体式相变储热装置及配套技术成果团队

成果简介:本成果面向盈余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消纳利用研究,聚焦解决新能源利用不充分、能源供需调配不平衡等问题,全面探索清洁供热新途径。基于材料相变潜热能量密度高、热学性能好的优势,开发电热转储装置,将盈余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存储于储热设备;开发“储放热&供需”综合调配策略,深度匹配终端用户负荷,供给存储热能,实现清洁供热;耦合新能源消纳与清洁供热两大行业热点,拓展盈余电力消纳利用新路径。切合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储能”发展方向,因地制宜落实相变储热保障电网安全、满足清洁供热总体目标要求。

负责人:赵晓强,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高级工程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曾任职于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厂,目前主要从事节能优化及高效换热技术、相变材料及换热结构以及燃气低氮燃烧器等方面研究。赵晓强高工团队成员中博士3人、硕士6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副教授1人、中级职称6人,涵盖能源、材料、机械、环境等专业,学科交叉互补。团队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项、主持省级课题1项,参与3项,发表核心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14篇、EI检索4篇), 获得发明专利13件、实用新型专利10件、软件著作权8件,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竞赛11项。

5.干湿联合冷却塔研制团队

成果简介:本团队研发了“干、湿联合高效冷却塔”,设备用于实现工业对外排蒸汽、工业循环水的高效冷却。传统冷却塔均为干式冷却塔或湿式单一冷却塔,湿式冷却塔在寒冷环境下对防冻要求更好,干式冷却塔冷却效率相对偏低。干、湿联合高效冷却塔在保证各种环境下的冷却效率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凝水效率。相比市场上冷却塔而言,干、湿联合高效冷却塔制造成本低,冷凝效率高,同时可以对蒸汽中的副产物进行冷凝回收。该项目迎合市场需求,顺应政策发展,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目前主要通过与河北安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

负责人:赵晓强,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高级工程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曾任职于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厂,目前主要从事节能优化 及高效换热技术、相变材料及换热结构以及燃气低氮燃烧器等方面研究。赵晓强高工团队成员中博士3人、硕士6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副教授1人、中级职称6人,涵盖能源、材料、机械、环境等专业,学科交叉互补。团队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项、主持省级课题1项,参与3项,发表核心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14篇、EI检索4篇),获得发明专利13件、实用新型专利10件、软件著作权8件,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竞赛11项。

6.燃气低氮燃烧器研发团队

成果简介:为了解决工业排放的NOx导致的大气污染问题,本团队设计的燃烧器采用了先进的空气燃气预混技术,使天然气的燃烧更加充分,能够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热斑产生;采用三维仿真技术来模拟燃烧过程及燃烧氛围,优化炉内燃烧环境,并直观的呈现出燃烧图;运用独特的分段式点火技术,对燃烧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从而使烧嘴燃烧温度更加稳定。

负责人:赵晓强,高工。团队成员中博士3人、硕士6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副教授1人、中级职称6人,涵盖能源、材料、机械、环境等专业,学科交叉互补。团队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项、主持省级课题1项,参与3项,发表核心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14篇、EI检索4篇),获得发明专利13件、实用新型专利10件、软件著作权8件,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竞赛11项。

7.承德隆化稀有金属铷的开发和产业化

成果简介:承德多地红粘土中铝的含量达到了20-24%,铷的含量为200-700g/吨,而铷的价格高达8-13亿元/吨,各类铷盐(碳酸铷、氯化铷、硫酸铷以及硝酸铷等)价格在500-900万元/吨,同时由于铷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航空航天、医药、热离子和磁流体发电、激光转换电能装置和离子推进火箭应用等前沿高科技领域中展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团队前期对承德各地红粘土进行了采样和测试,并通过焙烧-萃取工艺进行了铷盐的提取。目前铷的浸出率达到了98%、萃取率达到了65%,预期可将铷的萃取率提高到85%以上。

负责人:范志东,博士,河北省三三三人才,承德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河北省大众创业导师。团队主要从事尾矿有色金属提取、检测等研究和钒钛合金、轻质合金等金属新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开发。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荣获 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省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教科研方面, 发表SCI文章4篇,获批省市级项目6项,到校经费30万元。获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检测实验室建设校内项目370万。

社科咨询领域

1.TRIZ创新方法理论及应用成果研发团队

成果简介: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提升技术研发能力为载体,以参加各类创新大赛,科研攻关立项为主要途径,形成以创新能力提升为落脚点,多方受益的可持续创新教育实践模式,可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 合作提供借鉴。团队开展TRIZ创新方法培训推广在承德地区应用范围广、创新收益高,得到了时任承德市委书记周仲明同志的肯定批示,并指示扩大其受益范围、在相关科研院所推广。

负责人:刘春哲,教授,现任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国家创新方法研究会技术创新方法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北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入选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英才”。承德市制造业创新方法应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承德市TRIZ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基地负责人。团队由一名教授、一名博士、一名企业研发工程师及三名骨干教师(副教授)组成, 团队成员不仅有扎实的创新理论知识,同时具有丰富的参与企业技改、产品研发的经历。

2.承德市智能装备制造产业 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团队

成果简介:为促进承德市“十四五”时期智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明确发展目标,谋划发展路径,确定重点产业和主要任务,完善相关政策,实现承德市智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依据《承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河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等,编制承德市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到2025年,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80家,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智能化和高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独具特色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影响力更加广泛。

负责人:该成果由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战略规划团队完成,该团队由8名硕士、博士构成,主要从事战略规划、组织、流程、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领域的管理咨询工作。曾为雅戈尔集团、住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北京建筑院、深圳昇逸 酒店、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等国内2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团队所提供的的咨询方案有高度、深度和宽度,针对客户实际,可操作性强,获得客户一致好评,已成为承德市最有影响力的管理咨询团队之一。

3.“油专农场”电商系统开发与运营团队

成果简介:承德市“智慧新零售+乡村振兴”电商系统开发与运营项目团队联合北京天创科林科技有限公司、 承德智慧鑫农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开发“智慧新零售+平台电商+新媒体矩阵”三位一体的电商平台系统。在前期“智慧新零售+消费扶贫的”模式和“校企村”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智慧新零售+乡村振兴”的“政校村企”运行模式,同时与本校扶贫村丰宁郎栅子村合作开展了“智慧新零售+消费扶贫”精准脱贫成果保障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承德脱贫攻坚成果。

负责人:团队负责人阎斌现在正在负责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智慧新零售+消费扶贫”项目的运营,同时本项目团队在负责人的带领下从2015年开始面向承德开展电商扶贫,分别为承德丰宁县郎栅子村、承德县深水河村、承德县陈家沟村和围场县大素汰村开展网店运营、产品设计、产品推广和销售及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等电商扶贫和社会服务工作,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项目团队与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和河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深度合作,并由阿里巴巴(中国) 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电商部担任市场指导。

4.会展项目成果研发团队

成果简介:完成2019年数字经济博览会承德展馆的策划、方案设计、搭建实施及现场讲解,2021年518经贸洽谈会承德线上展馆的方案设计及运营,2021年数字经济博览会承德展馆的策划、方案设计、搭建实施及现场讲解,2022年经贸洽谈会承德线上展馆的方案设计及运营,到校经费200万余元。

负责人:石伟达,讲师,酒店与会展教研室主任,二级花卉环境设计师,多次承接校内外设计项目;团队成员:付宇盈,助教,酒店与会展教研室转任教师,视觉传达设计师,曾担任外交部天津推介会总设计师; 赵一龙,助教,酒店与会展教研室专任教师,视频剪辑师,多次承接校内外视频采集与编辑项目。